15 條導致糖尿病的高風險因子

分享給好友:

發佈日期:2024-01-05

Diabetes Mellitus Concept Vector Illustration.

除了體質難以改變外,個人可以藉由調整生活習慣和應對壓力等因素來自我改善。當檢視15項危險因子時,若有3項符合,可能屬於糖尿病的「候選人」;若符合5項以上,可能已是糖尿病前期,但自己可能尚未意識到。這15條高風險行為自我包括:

  1. 有患糖尿病的二等親,或具有糖尿病家族史。
  2. 曾經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,或患有妊娠糖尿病。
  3. 存在脂肪肝的情況。
  4. 身體質量指數(BMI)達到24或以上,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、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。
  5. 體脂肪比例超過30%。
  6. 血脂、膽固醇水平異常(三酸甘油酯超過250 mg/dl,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30 mg/dl,高密度膽固醇低於40 mg/dl)
  7. 在饑餓時出現頭暈和目眩,容易感覺低血糖。
  8. 體力明顯下降,爬兩層樓就感到氣喘吁吁,飯後容易產生嗜睡感。
  9. 體重容易忽高忽低。
  10. 偏好食用甜食、含糖飲料、西式點心。
  11. 偏好精緻澱粉,如白飯、白麵條,而較少攝取五穀雜糧。
  12. 習慣食用湯食,如羹飯、燴飯,或將菜湯、菜油與飯一同食用完。
  13. 三餐時間經常不固定。
  14. 長期睡眠不足,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,或經常熬夜,晚於半夜11點才入睡。
  15. 常感到壓力巨大。

如果發現自己具備了15條高風險行為中的3條,建議開始針對個人存在風險的方面進行改善,例如調整晚間作息、開始進行減肥運動等;若有5條以上的高風險行為,建議儘早就醫,尋求新陳代謝科的專業意見,並按照醫師的建議制定適合自己的生活作息計劃,以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成糖尿病。

資料來源:HEHO health & hope

為提供您最佳的網站使用體驗,本官方網站會於網站使用本身或第三方的Cookie,以作為技術、分析、行銷之用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。若想瞭解更多,可閱讀Cookie隱私權政策。